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毛传福:农业强国规划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09 13:25:0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网讯(记者孙忠)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简称“农业强国规划”)中,要求“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壮大食用菌产业,推进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毛传福在4月7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农业强国规划对于食用菌行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食用菌产业应走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从成长路径看,发展食用菌产业应该坚持多品类和拉长产业链条的思路,让食用菌融入大食品产业和国人的健康生活之中。

  我国是食用菌大国、强国,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5%。同时,食用菌产业发展有着“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水”的循环经济特点。

  毛传福认为,农业、林业的下脚料通过食药用菌有机转化为菌物蛋白,既循环低碳环保,又解决粮食问题。食用菌通过加工、提取的多糖和蛋白质原料,并使之主食化、休闲化,发展调味品、预制菜、功能性食品,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的升级,解决县域经济的税源问题,实现农民增收、政府增税、企业增效。

  同时,食用菌的菌体蛋白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的特点,同时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并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毛传福表示,食用菌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足以媲美进口大豆等食物。如果把全国废弃的林业和农业副产品转化为菌物蛋白,将能够解决国人近半蛋白质来源。

  针对部分食用菌工厂化上市公司出现业务亏损现状,毛传福表示,食用菌种类繁多,栽培模式多样化,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率较高,在资本效应推动下产能急增,如今赛道变得较为拥挤,出现了一些供应量大于需求的现象。“食用菌产业不等于工厂化,工厂化栽培也不仅是木腐菌金针菇、杏鲍菇等,不能因某个品种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低迷,就认为食用菌行业不行了,或作出高风险行业的错误判断。”

  “事实上,大量食用菌更适合‘聚-散-聚’设施化栽培,例如香菇、木耳等。”毛传福认为,应该提倡采用工业化栽培,即菌种、菌包生产在公司内进行,出菇在设施大棚内,根据不同地方的气候和资源去发展相应品种。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借助自然温差省去温控出菇房重资产投入,节省电费等运营成本,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带动农民一起致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要求,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毛传福表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健康中国”,从内循环到外循环、从宏观到中观、微观,可全方位提振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缓解粮食、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挑战。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