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连续十二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25 08:29:1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近日,“2024自然指数研究领导者”(此前称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发布,中国科学院继续位列全球首位。根据此前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中国科学院已连续十二年位列该排行榜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五位。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数榜单基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展示了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全球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高水平科研产出情况。该排行榜显示,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中高居榜首,2023年的贡献份额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哈佛大学的2倍。中国科学院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学科领域继续排名全球第一,在生命科学领域上升两位排名第二。

  全球机构十强中居于第三至十位的分别是德国马普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

  最新榜单显示,高质量科研产出居前十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印度和瑞士。与2022年相比,中国的调整后份额增长了13.6%,在排名前十国家中的增幅仅次于印度的14.5%。

  自然指数主要采用论文数和贡献份额两种科研产出计算标准,通过包括作者单位信息和机构关系的数据库,追踪发表在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的科研论文。

  近日,“2024自然指数研究领导者”(此前称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发布,中国科学院继续位列全球首位。根据此前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中国科学院已连续十二年位列该排行榜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升至全球第四、五位。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数榜单基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展示了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全球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高水平科研产出情况。该排行榜显示,中国科学院在全球科研机构综合排名中高居榜首,2023年的贡献份额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哈佛大学的2倍。中国科学院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3个学科领域继续排名全球第一,在生命科学领域上升两位排名第二。全球机构十强中居于第三至十位的分别是德国马普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最新榜单显示,高质量科研产出居前十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印度和瑞士。与2022年相比,中国的调整后份额增长了13.6%,在排名前十国家中的增幅仅次于印度的14.5%。自然指数主要采用论文数和贡献份额两种科研产出计算标准,通过包括作者单位信息和机构关系的数据库,追踪发表在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的科研论文。(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4-06-24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