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5军为什么被称为“儿童军”?因为他们太年轻!

最后编辑时间:2023-07-23 14:16: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约3000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于1935年9月15日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师,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为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

  红25军一路连续作战,几乎人不解衣、马不卸鞍,但是红军指战员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出发时的3000余名增加到4000多,堪称奇迹!但是你可曾知道,这帮创造奇迹的人十分年轻,《共产国际》刊物在1936年的一篇名为《中国红军二十五军底远征》的文章中写到:最堪注意的,就是这支队伍差不多没有年过18岁以上的战斗员……,将红25军称为“儿童军”。

  从年龄结构来说,将红25军称为“儿童军”是有道理的!长征开始时,不要说战斗员,就是指挥员也年纪不大。军里的几位主要领导都十分年轻: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年纪稍大,也不过34岁;营团干部,大多是20出头;连排干部几乎都是不到20岁的半大小伙子;军部机关工作人员,也都只有十七八岁。比如在224团担任营长的战将韩先楚,刚满22岁;中国航母之父,当时任军部宣传科长的刘华清,才18岁!

  尤其令人感慨的是,25军中还有一批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他们虽然年纪小小,但也被严酷的环境逼迫成为熟练的战斗人员。因为白色恐怖的伤害,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惨痛折磨,以至于小小年纪就知道了一些基本的政治常识,如大人一样懂事,成为这支“儿童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他们每前进一步,都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所以他们一个个雄姿英发,朝气勃勃,具有战胜一切敌人和艰苦困难的英雄气概,才能创造属于他们的奇迹与荣光!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