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泸定·康养福地:走进多种多样的泸定“红”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09 15:36: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1935年5月29日,红军惊险奇绝飞夺泸定桥,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这条由13根铁索组成的泸定桥,已在大渡河上横跨了300多年。泸定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见证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图片:王磊)

  兴康特大桥。它以红色为主色,连接了二郎山与海子山,宛若一条红丝带,飘扬在青山绿水之间,在高原的蓝天白云映衬下,映衬出“红色名城”泸定的深刻底蕴。桥长1411米,主跨1100米,按抗震烈度9级设防,桥面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精雕细琢,历时4年如期建成,在桥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王磊)

  1935年11月,红4军和红32军部分部队途经岚安,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和四个乡苏维埃政府,岚安乡因此也被称为“红色古寨”。“岚安红军烈士纪念碑”于2018年落成,是乡里的“红色地标”,与纪念碑遥遥相对的,是埋有红军忠魂的烈士陵园。碑顶的红色五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纪念碑高22.8米,象征岚安乡所在地平均海拔2280米。 (图片:王磊)

  1935年5月29日,红军惊险奇绝飞夺泸定桥,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这条由13根铁索组成的泸定桥,已在大渡河上横跨了300多年。泸定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见证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图片:王磊)

  兴康特大桥。它以红色为主色,连接了二郎山与海子山,宛若一条红丝带,飘扬在青山绿水之间,在高原的蓝天白云映衬下,映衬出“红色名城”泸定的深刻底蕴。桥长1411米,主跨1100米,按抗震烈度9级设防,桥面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精雕细琢,历时4年如期建成,在桥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王磊)

  1935年11月,红4军和红32军部分部队途经岚安,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和四个乡苏维埃政府,岚安乡因此也被称为“红色古寨”。“岚安红军烈士纪念碑”于2018年落成,是乡里的“红色地标”,与纪念碑遥遥相对的,是埋有红军忠魂的烈士陵园。碑顶的红色五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纪念碑高22.8米,象征岚安乡所在地平均海拔2280米。 (图片:王磊)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