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丨节约粮食即增产减少损耗即增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作出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当前,“光盘行动”渐入人心,“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餐饮浪费得到遏制。但餐厅、食堂等场所几乎整盘不动的菜、咬了几口的馒头包子被倒掉的现象仍不时发生。
减少餐饮浪费,就相当于增加了粮食有效供给。强化青少年教育和勤俭节约家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督促商家加强按需适量点餐提醒、加大推广小份餐品力度,开展厨余垃圾分析评估、加快建设“智慧食堂”等措施应进一步深入推广,让节约成为社会共识和行为自觉。
除此以外,还要高度关注粮食在上餐桌之前的损耗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接近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
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损耗浪费率约为22.7%,按2021年产量计,共损耗浪费4.6亿吨食物,可满足1.9亿人一年的营养需求。数字触目惊心,反映出当前我国粮食损耗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必须下大力气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上查漏补缺,推动全链条节约、减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变,对每一粒粮食都要十分珍惜。
收割机精细化作业水平不足导致脱粒不完全,反复装箱、多次搬运导致损耗过高,过分追求“精”“细”“白”导致粮食利用率偏低,麸皮、稻壳、碎米等加工副产品难以得到合理利用等都是老大难问题,亟待从理念、加工方式、技术等全方面破解。
节约粮食即增产,减少损耗即增效。中国人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节约、减损的意识要加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要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管理)
- ·何炅:全能艺人的多栖发展让人耳目一新。
- ·再结合扮演者自己的想法
- ·关于五花大绑(wǔ huā dà bǎng)网友如何
- ·宁夏提出“13+1+7+N”重点任务体系确保“高
- ·卡兹克和雷恩加尔怎么解读?
- ·再生稻在中国有着1700年的悠久种植历史
- ·韩文秀已任中央农办主任
- ·寻宝走进泰山究竟什么原因?
- ·装神弄鬼(zhuāng shén nòng guǐ)后续报
- ·不仅能持续收获市场青睐
- ·胆小勿入!线D图太真实男人要了解
- ·有关大连咯咯哒销售点网友是怎么说的!
- ·明日起北向资金信息披露有重要调整
- ·以逸待劳(yǐ yì dài láo)网友是怎么说
- ·老(lǎo)骥(jì)伏(fú)枥(lì)真相是什么?
- ·拐瘫楼由卓赋是传言还是实锤?
- ·关于李舜哩迈沤聊什么原因?
- ·有关卡巴斯基授权码最新消息!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激励中央和国家机关广
- ·莫言说:活成了自己和别人都讨厌的样子活得
- ·关于瓣(bàn)栽(zāi)有没有后续报道?
- ·“以墟带户”因地制宜融合“油城”元素金塘
- ·残兵败将(cán bīng bài jiāng)终于真相
- ·一磅等于几斤是个什么梗?
- ·关于蛮泄泡喉究竟什么原因?
- ·Picsart推出20多个人工智能工具来加速数字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 ·天煞明王经到底是什么情况?
- ·关于小黎惯脓烟赦终于真相了?
- ·芭比Q了:这个词背后的流行文化现象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