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项目1840个!点击查询顺义“两区”建设的成绩单

最后编辑时间:2024-04-29 14:13:3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顺义区始终将“两区”建设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举全区之力高标准推进,并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今年一季度,顺义区已完成“两区”重点任务

  顺义区突出三大园区主体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顺义区支持在天竺综保区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探索进口未在国内注册上市的罕见病药品,由特定医疗机构指导药品使用;构建便捷高效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通关平台和服务生态环境。

  今年3月,全市首家罕见病专业诊疗机构“北京罕萌诊所”在顺义揭牌开业,进一步提升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4月,90支全球首款治疗儿童软骨发育不全的罕见病药品伏索利肽自天竺综保区发出,一站抵达北京儿童医院交付患者,用罕见病药品实现“保税备货、分次出区、临床应用”全流程。

  顺义区统筹“全产业链开放+全环节改革”,聚焦航空服务、医疗健康、升级型消费等重点产业,围绕政策创新的关键环节,在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形成了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等12项“两区”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其中包括全国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7项,总结提炼了航材服务、文化贸易领域4个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医药贸易、特色监管等领域6个案例向全市复制推广。

  ✅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外商独资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贝宝支付、我国民航机场系统首家融资担保公司3个“全国首家”金融项目落地顺义。

  ✅国航与罗罗共建全新民用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注册落地,这是罗罗全球维修网络的中国大陆第一家合资维修公司,去年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顺义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梳理形成新一轮政策措施,将持续丰富政策创新含金量,加快项目落地、打造特色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等一批企业关切政策落地,为北京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国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贡献顺义力量。”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表示。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