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下最后通牒要求加沙城内居民24小时内撤离否则不堪设想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20 07:34:1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冲突,即将进入更残酷的新阶段,以军限令110万加沙居民24小时内撤走,并警告如果不走,这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人道主义后果”。这是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了近一周的空袭和炮击后,首次提出的撤离要求。

  以军说的冠冕堂皇,称这是为了避免在即将进行的地面进攻中造成平民伤亡。然而,但这一要求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切和批评,认为这是对加沙居民的集体惩罚,违反了国际人道法和人权法。目前以色列已经动员预备役人员,并将军事装备运送到加沙边境,加沙居民正准备迎接以色列的地面进攻。法国24小时新闻网的记者表示,在这片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发动地面进攻,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而这段历史,和在80多年前发生过的剧情,竟非常的相似。

  目前加沙地带已经是“没电、没水、没气”的状态,许多医院的备用电源已经开始耗尽,很多病人都面临缺医少药的影响。但加沙人知道最坏的情况尚未到来,因为杀气腾腾的以军地面部队,还没进来。目前以军动员了36万名预备役军人,上一次动员如此多的士兵还是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就当所有人都认为以军的行动,是为了跟哈马斯谈判换回被绑人质时,前法国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多米尼克·特林康德将军对法国记者表示:“立即采取行动意味着要考虑到可能会牺牲大量人质。”

  事实上以色列军方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向一切可能藏匿哈马斯武装分子的大楼倾泻炸弹,也不管楼内是不是有以色列或者外国的人质,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名人质被以军炸死。过去,以色列一直不愿派兵进入加沙。但是在202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军决定必须摧毁哈马斯,同时限制以军部队损失和平民伤亡,这是以军的最终目标,尽管同时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以色列进攻加沙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以方决心牺牲掉人质和部分以军士兵的性命,也要清缴全部的哈马斯武装成员,哪怕军事行动可能加剧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和暴力似乎也在所不惜。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也是哈马斯等激进组织的据点。

  以军的空袭和炮击已经导致数百名巴勒斯坦平民和儿童或死或残,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的破坏。这种大规模的杀戮和毁灭,不仅会激化巴勒斯坦人民对以色列的仇恨和反抗,也大概率会引发其他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同情和支持。这可能导致更多的武装冲突和恐怖袭击,甚至引发一场全面的中东战争。

  其次,以军的军事行动可能损害以色列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以色列嘴上打着消灭恐怖主义的旗号,背地里却一直在干着违背安理会决议和人类道德的事情。这次进攻加沙,不仅削弱了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力,此外,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也可能激化以色列境内的社会矛盾和暴力事件,如阿拉伯裔与犹太裔国民之间的冲突,并导致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和组织对以色列城市发射火箭弹等实施报复。

  最后,以军的军事行动可能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长期以来,巴勒斯坦问题一直是中东地区最复杂、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需要通过政治谈判和外交途径,实现两国方案,即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主权、连续、可行的巴勒斯坦国,并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然而,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已经严重破坏了两国方案的前景和条件,使得巴勒斯坦人民对和平协议的信心和希望大幅降低,也使得以色列政府对和平谈判的态度和意愿更加消极和冷淡。这可能导致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甚至倒退,使得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更加遥不可及。

  巧合的是,1940年10月12日德国宣布在华沙建立犹太人隔离区,要求华沙犹太居民迁入指定区域。1940年11月,该区域与城市的其他部分完全隔离。犹太隔离区周围竖起了3米高的围墙,围墙上有带刺的铁丝网。德国看守在隔离区周围严密把守,防止隔离区和华沙其他部分有任何接触。83年之后,以色列人在加沙城外建立了更高的围墙,围墙上还有带刺的铁丝网,以色列人在隔离区外严密把守,禁止巴勒斯坦人进出。1943年4月19日,隔离区内的犹太人发动了犹太大起义,犹太士兵在街道上或从隐蔽地下室里与德国人战斗。德国人在隔离区内放火并动用坦克和重炮,企图将人们赶到空旷地带,致使该隔离区沦为一片废墟。这一幕如今正在加沙城内上演,而当年的在华沙隔离区中的犹太人,如今却换了身份,正在用飞机大炮向加沙这个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集中营”开进。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