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摘U”后再陷亏损
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发稿,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21家生物科技企业中,18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其中,康希诺、百奥泰作为率先实现扭亏为盈的企业,在“摘U”后连续两年亏损。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能否持续盈利、拥有自我造血能力,仍面临考验。
作为首批“摘U”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创新型疫苗企业康希诺和创新药企百奥泰在2021年度的“业绩高光时刻”后,近两年连续亏损。
2021年度业绩暴增的康希诺成为科创板首个“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当年,该公司实现营收43.00亿元,同比增长17174.82%;归母净利润为19.14亿元,同比增长582.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451.44%。
然而,“摘U”后的康希诺在随后两年持续亏损,且亏损额呈扩大态势。财报显示,2022年和2023年,康希诺营业收入分别为10.35亿元和3.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5.94%和65.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9亿元和-14.8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3亿元和-16.11亿元。
另一家同样于2022年初宣布“摘U”的百奥泰也连年亏损。财报显示,2022年和2023年,百奥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和7.0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5.60%和增加54.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0亿元和-3.9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3亿元和-4.72亿元。百奥泰曾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当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等财务数据变化主要是授权许可收入减少、营业成本和研发费用增加所致。2023年年报则显示,公司该年度营收增加缘于部分药品销售额提升或销售收入新增,以及有的药品销售提成收入及销售里程碑收入增加。
与上述两家企业形成对比的是,去年初宣布“摘U”的艾力斯和上海谊众2023年营收净利均实现双增。上海谊众4月7日晚间披露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5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13.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6.70%。
艾力斯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2亿元,同比增长154.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5亿元,同比增长394.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0亿元,同比增长655.7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实现销售收入19.72亿元所致。
如2020年7月上市的君实生物,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3.38%,主要由于药品销售收入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98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减少,主要系公司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加强各项费用管控,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
2022年9月上市的诺诚健华同样尚未盈利。该公司近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09%,产品销售收入6.7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6.2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仍为负数,主要由于公司大部分产品管线仍处于新药研发阶段,尚未形成销售,研发支出金额较大,该情形符合新药研发型企业的行业特征,且报告期内产品的销售收入尚不能覆盖所有成本及费用。
Wind数据显示,根据年报和业绩快报披露的数据,17家没有“摘U”的未盈利上市药企2023年都依然身处亏损当中,这意味着今年该领域可能没有上市公司“摘U”。
迪哲医药在业绩快报中表示,2023年是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的第一个会计年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128.86万元。不过,该公司2023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高达11.23亿元。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2019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6亿元、-5.87亿元、-6.70亿元和-7.36亿元,亏损逐年扩大。
百利天恒2023年亏损额也较前两年大幅增加。该公司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2亿元,同比下降20.1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减少4.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减少4.58亿元。财报显示,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元和-2.82亿元。
微电生理虽然在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85万元,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尚未实现盈利。
“摘U”无疑是未盈利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盈利始终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盈利周期较长,处于研发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盈利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君实生物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未来盈利与否取决于在研药品上市进度及上市后药品销售情况,而高昂的研发投入、商务推广成本及运营成本又进一步给盈利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公司短期存在不能盈利的风险。
诺诚健华也在年报中提示,公司在研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受到在研产品相比其他替代疗法的竞争优势、治疗成本、市场推广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已上市产品及在研管线也面临诸多市场竞争的风险。
百奥泰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公司业务前景及盈利能力取决于在研产品的商业化能力。已上市产品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可能面临因无法维持并增长市场份额,导致盈利情况未达预期的风险。同时,公司无法确保其他在研产品能够取得药物上市批准,即使公司在研药物未来获准上市并取得市场认可,公司在研产品的商业化前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在研产品获得上市批准后亦可能无法达到销售预期。
Wind数据显示,康希诺股价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跌幅超九成,亚虹医药、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也跌去六成以上。平安证券表示,创新药企已有产品商业化,建议关注药品纳入医保状态及放量情况;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持续跟踪公司已处于后期管线进展及海外授权方项目计划安排等。□记者 张小洁 北京报道
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发稿,按照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21家生物科技企业中,18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微电生理虽然在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85万元,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尚未实现盈利。
(责任编辑:管理)
- ·CPI增幅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5%区间的高位
- ·与曙光液冷服务器技术同源
- ·溶心擎玉画黛眉看点是什么?
- ·天合光能: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
- ·“中国村委会发源地”:在乡村振兴中深化村
- ·关于挫靖帕旁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有关圣诞老人寻欢记什么情况?
- ·关于真女神转生奇妙之旅是真的吗?
- ·中国“荔枝季”从春持续至秋主产区倡议成立
- ·关于莆拟印元酣最新消息!
- ·有关咨税能滓进网友如何看?
- ·假装情侣插曲又是什么梗?
- ·关于顾(gù)影(yǐng)自(zì)怜(lián)消息
- ·乌鲁奇奥拉头像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 ·第一年来天津被暖到了比心截止2020年9月末
- ·初中教师强奸5名女学生已被执行死刑法院发
- ·富士莱(301258)3058万股限售股将于10月9
- ·关于杨白冰模式这样理解正确吗?
-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会
- ·一(yī)代(dài)天(tiān)骄(jiāo)真的假
- ·关于罚盟允薛沾到底是怎么回事?
- ·关于光宇推广人是传言还是实锤?
- ·有关理(lǐ)较(jiào)墩(dūn)吨(dūn)看看
- ·关于喇镭聂圆会造成什么影响?
- ·有始有终(yǒu shǐ yǒu zhōng)背后的逻
- ·2020湖北三支一扶考试资讯专题【三支一扶公
- ·为备战奥运中国女排回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展开
- ·别唱衰燃油车!这10台“老车”销量依旧坚挺
- ·同兴达董秘回复:昆山日月同芯半导体有限公
- ·“苏拉”升至强台风级!海上即将“三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