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当好“守井人”护一泓碧水——湖北十堰高水平环保绘就“生

最后编辑时间:2023-08-08 19:32:2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地处汉江中上游的湖北十堰市,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近年来,当地把“生态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自觉当好北方人民的“守井人”。

  盛夏时节,群山环抱的秦巴山区绿意盎然,走进湖北十堰市茅箭区南部,令人顿感清凉。硕果累累的共享农场采摘园、时尚浪漫的星空露营基地、体验乡情乡趣的东沟等特色民宿集群,让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

  “对于10户以上集中居住的农村片区,全部实行污水集中处理。”茅塔乡党委书记蔡涛站在康家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前告诉记者,通过因地制宜选择“生物处理+人工湿地”治理工艺,农村污水处理效果明显提高了。

  “我们以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为试点,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市乡村,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茅箭区委书记张捍声介绍,当前茅箭农村污水治理率已超80%,形成了一套富有山区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截污减污治污,当地甚至做到“肥水不外流”。记者来到茅箭区廖家村生态脱氮沟示范段看到,110余亩耕地靠近河渠一方,铺设有一条长260米、宽2米、深1.5米的脱氮沟。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脱氮沟里的滤料由砾石、腐殖土等混合,能有效消减地下潜流硝酸盐,最大限度降低氮磷流入流域,确保“水不乱流、肥不乱跑、泥不下山”。

  “进去的是黑臭水体,出来的水是清的。”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军手举两杯水自豪地介绍,经过20余道污水处理工序,污水厂能将工业污水处理至地表水Ⅳ类标准。由这家企业承建运营的十堰市东部新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工业污水可达1500吨,成为周边100多家污水排放企业的“环保管家”。

  记者从十堰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当地先后引进多家第三方治水权威公司,引入30余种全球主流污水处理工艺,十堰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处理技术博物馆。高水平的生态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颜值”,今年上半年十堰接待游客60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6亿元。

  “我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特殊地位、肩负的责任使命,必须把生态环保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当地将全面着力提高“守井”能力、发展能力,守护好一库碧水。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每当幕色降临,晚霞就像一杯泼洒在天空的葡萄酒,把整个黄昏浸在微微的醉意里,光的色彩把原本白色的云染成了血红和金黄色。

  2023年7月9日,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界牌村,农民正抢抓农时进行晚稻插秧。宛如镜面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

  7月6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启黄河2023年汛前调水调沙,助力冲刷小浪底水库库尾,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提供后续动力。

  临近七一,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青岛中德生态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学生们亲身感受时代的伟大变迁。

  2023年6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树碧水与蓝天、白云、城市、田园相融成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年6月25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白云山水库,因水生态环境改善,形成了天蓝、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环境。

  2023年6月22日,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精彩的水上飞人表演吸引各地游客驻足观看。精彩的表演给各地游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跳体验。

  连江县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健康发展,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科技兴海,以养兴渔,有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