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证实“独行黑洞”存在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27 19:19:4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由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中首次证实了“独行黑洞”的存在。它孤零零地在宇宙中“漂流”,没有任何恒星环绕其运行。这项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此前所有已知的黑洞都是通过探测与伴星的相互作用而发现的。

  该发现源于对同一目标的多年追踪。2022年,该团队曾报告称,在人马座发现了神秘的暗物质,并提出其可能是“独行黑洞”。然而,另一团队随后提出异议,认为该天体更可能是中子星,即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致密残骸。

  为解决争议,原团队重新分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2021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并结合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的最新结果得出结论:该天体质量约为太阳的7倍。这一数值远超中子星约为3倍太阳质量的理论上限,从而提供了直接证据。有趣的是,另一研究团队在2023年修正其评估后也承认,尽管其测量结果略低(约6倍太阳质量),但误差范围与新发现一致。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漂移的“独行黑洞”。图片来源:《天体物理学期刊》由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中首次证实了“独行黑洞”的存在。它孤零零地在宇宙中“漂流”,没有任何恒星环绕其运行。这项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此前所有已知的黑洞都是通过探测与伴星的相互作用而发现的。该发现源于对同一目标的多年追踪。2022年,该团队曾报告称,在人马座发现了神秘的暗物质,并提出其可能是“独行黑洞”。然而,另一团队随后提出异议,认为该天体更可能是中子星,即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致密残骸。为解决争议,原团队重新分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2021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并结合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的最新结果得出结论:该天体质量约为太阳的7倍。这一数值远超中子星约为3倍太阳质量的理论上限,从而提供了直接证据。有趣的是,另一研究团队在2023年修正其评估后也承认,尽管其测量结果略低(约6倍太阳质量),但误差范围与新发现一致。下一步,团队计划借助将于2027年发射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找到更多这样的例子。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