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强地级市出炉!泉州跻身四强常州第八北方入围三城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18 20:54:1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地级市作为地方政权,一般管辖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和县级市,有效地实现了省级行政单位对下级行政区的直接领导和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

  毫无疑问,地级市的设立和发展,促进了地区社会事业的进步,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以去年全年最新的GDP数据为准,中国十强地级市出炉,分别为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烟台、常州、唐山、徐州。

  从泉州市统计局获悉,2023年,泉州全市的GDP总量为1217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其中,泉州的第一产业增加值261.6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469.12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5441.55亿元,增长5.7%。

  泉州的制造业历史悠久,特别是鞋业、纺织和机械等行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泉州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十四五时期,泉州还积极推行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通过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培养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初步核算,2023年,常州全市的GDP为10116.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

  分三次产业看,常州的第一产业增加值178.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57.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080.01亿元,全市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8:48.0:50.2。

  常州实体经济发达,拥有众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这些企业和产业集群不仅为常州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基础。

  2023年,常州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0万户、个体工商户6.9万户。2023年年末各类市场主体累计84.3万户,增长4.6%;其中内资企业27.6万户,增长6.9%

  唐山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协同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唐山还注重差异化发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

  烟台同样注重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和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烟台还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多元化、高端化的产业体系。

  徐州作为江苏北部地区的龙头城市,长期注重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徐州还根据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