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暖哨”真暖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02 07:14:4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徐利民曾说。无论走到哪儿,为老百姓办实事,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仰。他不但扎根泥土,还把群众路线走到了网上。

  为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前些年浦江县建立了多个网络投诉渠道,但响应处置效率普遍不高,只注重了互联网的“形”,而忽视了为民的“实”。

  “如果不为民办实事,不能跟老百姓同一条心,便民平台再多,还是等于零。”徐利民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这项工作,既不是“规定动作”,也没有考核任务,但徐利民勇于创新,一手策划建平台,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只要对群众有利,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徐部长也会去做。”浦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傅杰桢说。

  这项便民工程由徐利民一手主抓,各种细节精益求精。徐利民提出,要给这个便民工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开始叫“民情哨”,他说:“中间得加个‘暖’字,‘民情暖哨’,既要办实事,又要暖人心。”

  在徐利民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在平台设计过程中,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便民平台,百姓用起来是否方便?”

  平台上的不少模块设计、实用功能,是徐利民的点子。有一次,他说:“老人不会打字,只会说浦江话,怎么向平台反映问题?”为此,平台专门增加了一个方言语音投诉模块。

  线上还是线下,无论在哪儿,徐利民永远是那个徐利民,他热情、诚恳、踏实,处处用心。他说:“平台要好用、管用,要让百姓有获得感。”

  平台是否真能帮百姓解决问题?徐利民不满足于开会听汇报,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匿名向平台反映:“浦阳江边一条施工中的绿道没有护栏,存在安全隐患!”“这个公园里的公益广告破损。”看看是不是真管用,结果两个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事后他点赞:“处理得及时。”

  百姓反映了什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徐部长经常关注后台数据、使用情况。要求收到群众求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钟洋说。徐利民还时常登录平台了解民情民意,看到没做到位的地方当即指出来要求完善。

  有一次,徐利民发现,少数平台工作人员与百姓沟通比较机械、刻板,他就说:“这是为民服务的平台,要多说接地气的话,既然是‘暖哨’,语气不能冷冰冰,要亲切一点。”

  “最近出现了很多旧衣物回收箱,都放置在公共场地上,有的还影响正常通行。”2021年4月,包括网友“小兮兮”在内的不少群众通过“民情暖哨”反映这一问题。大家对这些回收箱是否属于公益捐赠性质、其摆放地点是否经过审批等问题产生质疑。

  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开展旧衣物回收箱集中清除专项行动,这之后,全县所有旧衣物回收箱都实行统一招标、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相关报道还登上了《检察日报》,检察公益诉讼促进旧衣物规范回收,这一做法也成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宣推的典型案例。

  “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能,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徐部长创建的‘民情暖哨’,这个平台方便实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检察公益诉讼提供了有效的线索来源。”浦江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艳丽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桩桩暖心实事,凝聚人心。徐利民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对平台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有网友说:“‘民情暖哨’,真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永恒不变的,是执政为民的情怀。徐利民创建“民情暖哨”,就是最好的示范!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