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湟源县用好用活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

最后编辑时间:2023-09-21 14:56:2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年来,湟源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目标任务,合理运用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动态化建立项目库,聚焦群众所期所盼,统筹用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发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在改善民生、促进增收、凝聚人心、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作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认真落实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建设,为全县乡村振兴建设接续发力。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611万元,实施项目5个。通过实施推广低氟边销茶、青蒜苗清洗车间、“民族团结+”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民生小事,不断扩大群众生活的“幸福拼图”。

  在丹噶尔古城实施“民族团结+”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项目,依托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融贯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中,利用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50万元在丹噶尔古城内实施标识系统更换工程,更换古城内包括导游全景图类标识标牌、交通标识标牌、景点及景物标识标牌、设施标识标牌、安全文明标识标牌等五大类型共计347套,标识导视设计以人文历史为出发点,立足地区文化特色的特殊性和人文性,从城墙、古建等建筑构件获得灵感,汲取西北自然环境的自然元素作为主基调,从细节上勾画出悠久历史的古城韵味,结合湟源发掘出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及卡约文化时期重要文物剪影元素与标识标牌有机融入,并提取拴马石元素作为体现丹噶尔古城景区茶马互市,环海商都的一系列商贸元素的缩影,既符合景区的特色又和周边环境相生相息,凸显了与自然和谐,相融不分彼此的文化定位,也为古城打造5A级景区奠定基础,丰富全域旅游业态,推进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搭建“创建”新平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呈现。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