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绿色微电网驶入发展“快车道”

最后编辑时间:2025-05-13 15:01:1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在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展出的工厂储能微电网模型。

  “我国微电网相关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一批综合能源服务商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和案例。但工业绿色微电网整体仍处於试点和示范阶段,在技术标准、市场化机制、与大电网协同等方面还存在挑战。”在近日召开的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山东推进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二级巡视员慕颖说。

  在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霞林看来,微电网是分布式能源灵活高效利用的重大创新,能有效推动分布式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与负荷波动就地平衡控制,更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以及各类新型业态的需求,对支撑新型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是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促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泰开直流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中建介绍,工业绿色微电网是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具有清洁低碳、灵活自治、高效互动的特点。它可赋能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光电热冷多能多源的能源模式,助力电网自动化运行,增强电网韧性,同时还可刺激上下游绿色產业快速发展。

  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及各省区市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微电网及相关產业发展。例如,《河南省工业企业 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今年初出台,旨在引导该省工业企业、园区调整用能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用能成本。

  在实践层面,慕颖介绍,我国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氢能、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技术广泛运用,眾多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工业绿色微电网已具备相应技术基础和推广条件。据调研摸底,工业企业和园区正积极探索微电网建设,超300个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运行,取得较好节能降碳和环境效益。山东省泰安市陆续发布三批、累计13个智能微电网项目﹔江苏省已形成6个典型示范案例,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738兆瓦。

  然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亟需提高、商业模式需进一步明确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熊华文认為,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要打破传统单一形态,遵循低碳化、多元化、数智化、电气化、多元化、市场化“六化”路径,特别是应合理利用各种市场化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工业绿色微电网在新型能源体系中要遵循“三高三低”的核心目标:可再生能源比例高、系统可靠性高、系统综合效率高,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用户综合用能成本低。

  慕颖建议,未来应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形成技术先进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方案,推动修订一批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积极探索工业绿色微电网市场化投资运营创新模式和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路径。

  图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护工產业发展基地内正在对护工进行培训。受访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孙博洋)“目前,大通籍护工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月均工资达到4000元,总体年工资性收入超过3亿元。…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车柯蒙)在12日举行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作為企业代表出席并发言。郭谨一表示,瑞幸咖啡将持续携手巴西多方推广咖啡文化,把更多高品质巴西咖啡带给消费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