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部中士杨树利用休假之机祭拜卫国戍边烈士——英雄墓前添把边疆土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02 20:39:0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焯冉哥,我来看你了!”前不久,一辆出租车停在河南省漯河市烈士陵园门口。一名身着迷彩作训服的中士,径直来到卫国戍边烈士、一等功臣王焯冉的墓碑前。

  这名中士名叫杨树,是临颍县王孟乡人。2021年9月,他从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作为直招士官入伍,到新疆军区某部服役。

  “这是我从边疆带回来的土。”杨树轻轻拂去墓碑上的浮灰,随后,从背包里掏出一个袋子,将里面装的边疆土缓缓撒在烈士墓上。“我这次利用探亲休假之机,专程过来为焯冉哥扫墓。”杨树说。

  上大学时,杨树在网上看到漯河籍战士王焯冉在执行任务时的一段视频。特别是深入了解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的事迹后,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王焯冉烈士骨灰安葬到漯河市烈士陵园那天,杨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迎接烈士魂归故里。那一刻,他决心要像英雄王焯冉那样,到最艰苦的边防线挥洒青春、守卫国土。

  回到学校后,杨树第一时间加入学校国防预备班,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锻炼身体,多次被评为“军训优秀标兵”。

  为向心中的英雄靠近,杨树给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一个3公里、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和100个深蹲。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过硬的素质成为学校的军训教官。

  “誓言无声,我把青春融入荒原的苍凉,使命召唤,我用热血铸就军人担当……”在西去的列车上,杨树反复抚摸着迷彩帽徽,一遍遍唱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从豫南的鱼米之乡到西北的戈壁大漠,杨树之前做了心理准备,但面对茫茫戈壁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一开始还是有些水土不服。“决不能给家乡丢脸。”每当要打“退堂鼓”时,他就会想起榜样王焯冉,想起自己当兵时立下的誓言。

  杨树训练更加刻苦。针对自己的体能短板,他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开小灶”。没过多久,他的训练成绩名列新兵连前茅。

  新兵下连后,杨树被分配到光端通信岗位。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大学学的信息工程专业,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光端通信。

  “成长就是爬坡过坎。”杨树又开始了新的冲锋。经过半年摔打磨练,他成长为连队技术骨干,多次参加大项任务,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并光荣入党。

  “这次休假,我专门来看看焯冉哥,向他汇报我的成长进步。”杨树接着对记者说,“我计划提前回去几天,到新藏线国道喀喇昆仑山段看看‘焯冉桥’,如果时间允许,再去一趟康西瓦烈士陵园。”

  说这话时,春日暖阳透过枝丫缝隙洒向墓碑,金黄色镌刻的字体愈发夺目。杨树站起身,整理一下军装,向着烈士墓碑敬了一个庄严军礼。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