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大年交楼标准再提升现三大变化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08 13:29:1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随着年底到来,也迎来楼市交付的高峰期。数据显示,今年房企新开工面积虽然下降,但竣工面积大幅增长近20%,可谓是房企的竣工交付大年。不少房企年中的交付套数,已经突破了历史极值。可以看到,从去年起,不少房企开始搭建标准化的交付体系,而今年整个行业的交付标准又完成了一轮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房企希望通过标准化的风险管控、品质把控、服务流程,来提升交付力。因为,当下交付不仅仅是交付,也是品牌实力和形象,甚至是促销售的营销利器。对于业主而言,行业交付的标准提升了自然是好事,而对房企而言,要求和挑战也更高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22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79177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7659万平方米,下降23.6%。而住宅竣工面积40079万平方米,增长19.3%。在保交楼的要求下,交付迎来大幅增长。从房企发布的数据来看,截至11月30日,碧桂园今年已累计交付房屋5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约6043万平方米。融创前11月共交付约22.7万套,金科累计交付约12万套,而佳兆业在广州、深圳等地交付56个项目,超3.5万套房源。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每年年中和年底都是交付高峰期,近两年,业主交付体验感在持续优化,房企的交付服务体系也越来越精细。在交付过程中,提供一站式入伙服务,安排专业验房师全程陪同,从签到、资料审核到钥匙领取,从交付手续办理到实地验房,快速响应、井然有序的流程已成为标配。今年,交付的行业标准仍在不断提升,并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

  王女士的房子预计明年下半年交楼,但从10月开始,她就每个月收到了一份图文版的项目工程进展“家书”快递,展示她购买的房产具体楼栋目前施工进度和室内空间状态,让她觉得相当惊喜。

  事实上,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一些房企在交付上遇到困难,近两年,购房者对购买房产的工程进度更加关注,买完房后并非安静地等待时长达两年的交付期,有些还主动进行施工过程监督,一些未到交付的项目业主群里甚至可以看到有人放无人机去工地巡查,一旦发现有停工迹象,就会开始维权。因此,开发商的交付也不得不变得更加主动,来长交付反馈时间和过程,从节点交付,转变为全周期交付,形成交付前、中、后期全覆盖的交付体系。通过提高项目施工的透明度,提升业主对交付的信心。

  在签约到交房的“等待期”,也就是交付前,已有不少房企通过每月家书、工地直播、工地开放等形式,让客户提前了解交付的房屋品质,缓解交付等待期的焦虑心情。比如,中海的“新家在成长”每月家书展示工程进度,绿城、招商、越秀等房企的工地开放日活动,在收房之前就邀约业主进行预验房,并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万科的前置管家服务、中海的客户大使等,都是从客户签约成为准业主起,就配置信息管家服务,通知工地开放、交付、活动等信息内容,传递处理从签约到交房期间的问题。

  交付期,专人全程陪同验房,及时响应维修已成大部分房企的标配。已经交付的房子,也有房企会在质保届满前,进行入户检查和公区体检。龙湖的“智善交付体系”,在房屋交付后,还会成立房屋售后服务专项团队,投入专项资金。除了一般小区的大修基金外,龙湖每年会投入资金开展“善居计划”。对社区环境和户内环境,进行持续保养。

  可以看到,在销售期、等待期、交付期、售后期各个环节的服务正变得更加系统化和标准化,这也让房企面对大批量交付时,能够更顺利、高效。例如,对户内、公区、外立面、园建绿化设置了 800余个检查项,交付评估成绩不达标的不允许交付。不少房企基本都设置了标准化交付体系,比如交付前6个月,开启项目交付的工作铺排;交付前3个月,启动内部的质量验收整改程序;交付前1个月,举行工地开放日,邀请业主提前验收房屋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在交付前整改。

  日前,位于番禺长隆万博板块的耀胜新世界迎来了全业态封顶,项目同时表示,将来也会全业态交付,即住宅、K11 Select商业、写字楼同步同期交付,小至自家的空间,大至社区环境,以及商业开业、连通地铁的归家通道,直至整个耀胜广场TOD综合体都将同步投入使用,以避免分期开发带来的噪音干扰和装修烦恼。

  一般配置多种业态的项目,尤其是综合体项目,受商业开发以及招商进程等影响,通常会分批交付。而耀胜交付,所有业态均可使用的状态,正是目前市场从按时按质交付到“超预期”交付转变的体现。让业主们在收楼时能有超过预期的体验感,正成为新的交付潮流。

  除了按时交付,目前提前交付的项目也有增加趋势。保利、合景、力迅等房企的项目都有实现提前交付的。此外,为了让业主入住就能享受成熟的生活配套,在开盘时就提前交付实景园林,保证真正交付时,业主就能看到郁郁葱葱的园林景观效果。例如,“旭辉透明工厂”的小区就实行“三大先行”——园林优先享、车库抢先行、管线预先铺,通过合理的穿插、工期排布,让景观可以提前栽种、地库提前完工,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园林自然生长,在交付时呈现出更成熟完善的面貌。

  一些房企还提出社区配套“交付即使用”的原则,在小区交付时,保证社区商业同步开业。包括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业态的启用,让业主入住就能满足大部分的生活所需。

  业主收房时,收到的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新的邻居、新的社交圈、新的生活模式。因此,目前不少房企的交付理念,已经从交付空间,转变为交付生活方式。中海地产甚至直接提出要从交付房子到交付生活。

  而龙湖的“智善交付体系”,则是强调龙湖资源生态圈的交付。包括物业、商业、长租、医养、租售等多业态的业主专属权益。交付后,业主要出租房屋,可享受中介成交专属折扣的租售权益。业主能通过商场消费获得积分,缴纳停车费、物业费等……业主收房时,将接收到“一个龙湖”生态体系和社群。在“空间即服务”策略的指引下,依靠龙湖集团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长租公寓、空间服务等多板块丰富的业务生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协同发展,力求令龙湖业主收获更大的“附加值”。

  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行业整体交付水平提升,并不都是房企主动选择,而是消费者倒逼的结果。除了因一些房企出现交付问题,影响行业信心,业主们对施工进度、交付能力更加关注外,现在很多项目交房时,业主会自带第三方专业验房师到现场验房,房企要接受比过去严格得多的品质检查。在市场调整期,业主们对市场价格和交付品质变动的敏感性更高,要想顺利交房,减少维权,房企的内部品控也不得不加强。尤其是在销售层面,交付品质更关系到营销去化,因此,头部房企目前都对风控体系、评估标准、验收流程更加严苛,这也在客观上带动了整个行业标准的提升,对于购房者而言是可喜的现象。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