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管理激活村(居)务监委“神经末梢”

最后编辑时间:2024-04-07 07:52:0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红黄绿’三色管理使我们对监督工作一目了然,目标任务明确,轻重缓急分明,使监督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弥勒市弥阳街道福心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红萍说,实行三色管理,对开展好监督工作更有信心了。

  村(居)务监督是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增进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弥勒市结合实际进行有益探索,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机制,激活村(居)务监委的“神经末梢”,提高监督辨识度。

  弥阳街道福心社区辖区内餐饮住宿业发达,结合该社区实际,弥阳街道纪工委把“强化消防安全,维护社区安全和谐稳定”作为福心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常态化监督的任务清单派发给社区。弥阳街道纪工委委员杨超介绍,自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以来,弥阳街道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督任务清单,派发给各社区居监委加强监督。2023年,共派出监督任务清单22期;今年以来,共派出监督任务清单2期。

  村(居)务监委接到监督任务清单后,按照清单内容进行日常监督,并将监督研究事项、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情况在红色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记录簿上进行全程记录、报备,做到可溯源、可监控,这便是“红黄绿”三色管理中的红色管理。

  在太平街道牛背社区葡萄种植基地里,种植大棚整齐排列、水电路通达,阳光玫瑰等葡萄长势喜人。该基地是牛背社区采取土地返租倒包形式把农户零散的土地租过来,由村集体进行“三通一平”后,再返租给农户共同发展葡萄产业而打造的。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后,牛背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对社区“三资”使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利用过程的监督,是为了保证‘三资’在公开、透明、阳光、规范的制度下利用,让村组干部清清白白、群众心里明明白白。”牛背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周继生说。

  在黄色管理中,乡镇(街道)纪(工)委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对村组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轻微违纪、达不到给予问责或纪律处分程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按要求发放黄色预警提示卡,以亮“黄牌”的方式加强警示警醒。

  绿色管理则由乡镇(街道)纪(工)委每月根据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党委工作要求,结合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工作实际,有侧重地梳理监督重点,形成绿色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任务清单派发各村(居)务监委开展监督。福城街道结合各村(居)委会当前的工作重点,科学分析研判工作难点堵点,因村施策制定派发绿色监督任务清单,共同推进街道当前各项重点工作。

  以红色监督记录簿提醒村(居)务监委强化责任担当、以黄色预警提示卡发挥警示警醒作用、以绿色监督任务清单引导村(居)务监督委员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打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村(居)”。弥勒市通过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充分激发村(居)务监委“探照灯”的作用,构建出全面覆盖、层层联动、运行顺畅的基层监督网络体系,以监督的实际成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弥勒市共选聘村(居)务监督专员117名,开展村监委干部培训49场次503人次,组织村监委开展交叉检查9次53人次。红色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记录簿实现全程记录、报备,发放黄色预警提示卡349份,派发绿色监督任务清单449份。

  弥勒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王平说:“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既是弥勒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纪委安排部署,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的一个有利抓手,也是提高村(居)务监督辨识度,推进监督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益尝试,不断推动监督工作更加直观、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