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膏腴之地(gāo yú zhī dì)是什么原因?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15 13:18:2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这里原来是我村的小学旧址,合并办学后,校舍逐渐废弃,村‘两委’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决定把这个校舍利用起来,开办养老中心,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陵阳镇两停岗村康宁养老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运朝介绍道。

  思路决定出路。经过不断斟酌和考察,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村“两委”最后选定与红旗渠养老院合作,开办康宁养老中心。“村里提供开办养老中心的场地、基础设施,红旗渠养老院负责经营管理,预计每年能给村里带来15万余元的集体收入。”付运朝说。

  除了开办养老中心,两停岗村还通过开办幼儿园、投资门面房、投资石板岩写生基地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近年来,两停岗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自来水、天然气、暖气入户,大街小巷全部实现硬化,村庄环境越来越好,各类文化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屏幕前的各位朋友,我手里拿的是产自马家山的花椒,我们的花椒香味浓郁,颗粒饱满……”在林州市河顺镇马家山村的网络直播带货间,土生土长的网络主播牛秀萍正热情地介绍着马家山的农产品。

  近年来,马家山村尝试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拓宽合作社农产品销路,村里的农产品得到了更多线上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直播助农”也进一步提升了马家山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

  “我们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不断谋思路、跑项目、找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种植、光伏发电、高效农业等乡村特色产业,连续3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村集体‘家底’不断增厚。”马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拴林说。

  富了“口袋”,美了村庄。马家山村先后完成了主街道铺油、背街小巷硬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30余项民生工程,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大幅改变了村容村貌,让村民感受到了集体经济壮大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盘活闲置资源等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集体经济收入反哺村庄,不断完善、巩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了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幸福成果。

  近年来,林州市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不断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选树优秀典型,总结先进经验,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