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7对轮自行火炮最大射程120公里精度还是5米?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27 15:23:31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有一个笑话:没有什么是五对轮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是这样,那就同时使用2组5对轮子吧!甚至还有五对轮子参加空战并击落对手的动画!由此可见,很多人对五对轮的崇拜近乎痴迷。事实上,五对轮的基本来源自然是59式中型坦克,它的原始版本是T54。五对轮的正确名称应该叫大直径坦克负重轮。大直径自然可以与带负重轮的坦克的小直径相媲美。大直径负重轮的优点是,在坦克纵向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行走轮的数量明显较少;而且轮辋的直径相对较大,因此在相同的外力冲击下损坏或丢失的概率会较小。以下。简而言之,“省”字总是意味着大直径的负重轮。如果建造一辆坦克可以节省1对甚至2对行走轮,那么在生产数千辆坦克时,节省的行走轮总数将是相当可观的。

  此外,大直径坦克轮的维修和更换概率低于小直径坦克轮,这意味着更多的节省。完全符合苏联式简单粗暴积累数量的传统军工的经典思路。然而,大直径车轮也有其弱点。其中之一是总轮数较小,导致可纵向穿越的沟槽宽度减少。当然这个不足并不是特别明显。更大的缺点是行走轮总数少,导致车辆可运输的有效重量大幅减少。例如,典型的五对轮一般只适用于车辆总重在35吨至40吨之间的中型坦克或类似履带式底盘改装的其他变形车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重几乎没有低于42吨的,实际上超过45吨,因此出现了6对轮的配置。西式主战坦克的整备质量普遍较大,基本都是60吨起,不少超过66吨甚至70吨。如此巨大的重量,就算是6对轮子也难以满足,所以M1系列才具有代表性。

  直接使用七对小直径行走轮。 5对轮子之所以神奇,主要是因为当时该公司技术实力较弱,只能照搬T54的基本设计。结果,59式和更轻的62式最终的总生产量非常巨大,接近数万辆!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被完全消除。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现代化出口。上部炮塔和炮管已升级为最新款式,但起落架大体上仍保留着千百年不变的五对轮子!再加上逢年过节,五对轮子的老坦克总是被不情愿地请出去“哭穷”,所以这五对轮子简直成了永恒的“神线对轮毂。以六对轮为底盘的各种土地改造车辆也功能齐全。例如先进自行火炮155也普遍采用6轮底盘。那么你的主要战斗装备有 7 对轮子?

  只有一种类型,进口的多伊尔综合防空导弹车和自己升级的新版本。这是原本庞大的系统中唯一一辆拥有7对轮子的车辆,但它不属于主力系列战车。不过,这样的局面已经彻底结束了!最后,一种带有七对负重轮的新型自行火炮155出现了。所以说,最后的155型6对轮自行火炮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什么要推出7对轮的新款佳能155?原因很简单:采用7对轮子的原因显然是全枪的自重必须大幅提升。它很可能会超过 65 吨,并且可能正好达到 70 吨。如此巨大的重量,无需使用锄头就能实现各个方向的稳定射击。此外,枪管直径、枪管重量、膛室容量、膛压和射程等主要指标预计将有前所未有的重要突破!增程火箭弹的出口速度可能达到每秒1300米;正常范围70公里以上。

  最大射程可超过120公里。制导炮弹在正常射程发射时,命中误差不超过5米。在极端射程下,一簇炮弹仍然可以发射到篮球场大小的距离。为何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升级?很大原因是70多公里的射程将完全不受日益猖獗的漫游导弹的干扰;可以充分发挥传统火炮的优势。过去,6对155毫米炮只算局部领先;其中7对155毫米自行火炮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