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就应该多一些“较劲”

最后编辑时间:2024-09-03 19:41:1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日,大学教授陈鹤在电视问政节目中的犀利发言片段爆火出圈。节目中,陈鹤教授怒斥政府工作人员“好大的官威”、自私自利。(9月2日 海报新闻)

  电视问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很多老百姓对越来越多的电视问政,似乎也已经陷入审美疲劳。但让人意外的是,陈鹤在电视问政节目中的一句“这位胡先生究竟是什么级别,是多大的官,怎么这么大的官威,让人觉得难以置信。”被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后获得了大量关注,并一度登上网络平台热搜榜。

  据了解,最早举办电视问政的是湖北武汉市。2012年12月17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主办的为期5天的电视问政正式开场,多个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现场向百姓评委交出答卷。此后,各地纷纷仿效,举办电视问政的省市也越来越多。但出人意料的是,虽然电视问政的城市越来越多,但其关注度却越来越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电视问政虽然也是有问有答,但问的问题却不痛不痒,抓不住群众关注的点。

  电视问政关键在于一个“问”字,要问到问题的关键,问到官员的痛处,才能问到群众的心声。老百姓苦“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久也,对一些漠视群众利益,只说不做的官员,更是早就不满。问政现场的参与人员,面对相关部门官员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不应该是“心平气和”“和颜悦色”,而是要旗帜鲜明地怒怼与责问,让官员们脸红出汗、如坐针毡。这才能代表真实的民意,让那些消极作为与不作为的负责人下不来台,丢面子、长记性,这对他们正视问题,改正问题,无疑是很有推动作用的。

  电视问政既是堂“现场课”,也是“曝光台”;既是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治庸问责的庄严场所。电视问政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就必须多一些“怒怼”,多对“庸官懒政”揭短亮丑,爆料他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用监督传递压力,让压力推动执行,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硬骨头”等问题尽快得到有效解决。希望各地在举行电视问政时,不遮丑、不护短,要通过真刀真枪、认真较劲的“怒怼”,为干部排毒出汗、刮骨疗毒,倒逼他们主动作为。 江 文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