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终于真相了?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04 08:06:3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文件不仅提到4季度的重大项目,提到要提前储备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截至目前,项目个数、投资规模、拟申报资金较2023年储备项目均有较大提升。

  10月28日,长沙市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全市共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384个,总投资1367亿元。

  9月25日,四川省举行2023年新一批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本次现场推进重大项目共1874个,总投资达到10808亿元。

  还有万亿国债,五千亿就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使用,专门用于地方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等;

  此外,还将2023年提前下达的地方转向债限额提升至60%,2.7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四季度也将到达。

  所以,现在看到的四季度的项目会只是开始,明年地方的基建都会加速落地爆发,刺激力度如无意外应该是近几年之最。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14年,央行才首次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用来为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

  无论是psl还是万亿专向债,对于基建等公共项目来说,国家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要比地方和民间的筹集资金,来的更快更稳定。

  比如,11月17日,15个城市获批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力,试点提出将建成超过70万台充电桩和0.78万座换电站。

  11月13日,文旅部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部分地区已开始筹备2024年项目。

  我国中央政府的负债水平其实很低,这时候,政府出面负债投资,不仅投资成本较低,未来基建项目投入使用还能获得收益。

  如果项目是保障居民的工作岗位,这样政府就相当于把发债借的钱转移支付到居民手里,他们拿了钱就可以去消费,一消费就又把财富注入到经济运转链条里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投资将经济迅速拉出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泥沼,更为我国后续20-30年的工业发展提供基建支持。

  所以,只要基建投资的产业和方向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不仅能走出短期困境,对于长期产业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